摘要:一直以来,Google不断加大在旅游业的布局,相继推出Google Flights、Google Hotel Finder、Google Trips、元搜索动态打包等产品。很多人都在想,Google下一步会不会成为OTA呢?可问题是,如果依靠强大平台挣取的旅游广告收入比全球最大OTA还要多,为什么要成为OTA呢?
航空信息服务商OAG对将近2500名常飞客调查结果显示,十分之一的北美常飞客使用Google Flights预订机票。
但是,OAG的一项研究表明,年龄介于18-32岁的常飞客使用Google Flights搜索机票的概率是普通旅行者的两倍多(21%)。
用户被问到的问题是:“您喜欢通过以下哪种渠道开始搜索机票?”
给出的选项包括:Google Flights、航空公司官网、OTA、旅行社、必应/雅虎、打折旅游网站或APP、其他。
去年夏天,Google把一些在线预订网站整合到了机票搜索结果中,加上Google推出的拓展即时预订范围等计划,这些动作可能是Google的比价产品受到下一代旅行者青睐的原因。
OAG的调查并不完美。此项调查并没有说清楚受访者具体是在Google Flights还是在Google搜索框上开始搜索机票。
比如,调查发现,只有四分之一的旅行者在进行旅行搜索时并没有经常都使用Google Flights。但是,受访者的意思可能是,他们使用Google搜索机票,但并不代表他们在Google Flights上开始搜索机票。
OAG旗下Flightview 航班状态移动APP 的iOS和安卓系统用户受邀参与此次调查问卷,共收回2474份调查问卷。
调查结果并不能反映美国总人口的真实状况。比如,下载该移动APP的人群飞行时间比全国整体水平多。此外,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为出差的差旅客,其余是休闲度假游客,但全国范围内差旅客和休闲度假客的比例与此不同。
OAG表示,这些受访者是从庞大的用户基数群随机抽取的。据数据分析公司App Annie统计数字,2016年航班状态类移动APP中,Flightview的每月活跃用户数位居第二位,仅次于活跃用户量最多的航班跟踪应用FlightAware。
越来越多的OTA加入Google Flights
Google Flights的劣势在于,平台上的供应商没有元搜索竞争对手Kayak和Skyscanner多,而且大多数Google Flights搜索结果直接连接航空公司官网。比如,在Google Flights上搜索从芝加哥到伦敦的航班,一般只显示美国航空、伊比利亚航空、芬兰航空,还有唯一的OTA(往往是Orbitz)。相比之下,Kayak或Skyscanner搜索结果中还包括数十家OTA。
OAG之类的调查说明,为用户提供的选择越多,他们预订的可能性越大,但这并未唯一的决定因素。还可能取决于Google使用接近页面顶部空间推广Google Flights的力度。
不过,这对Google构不成太大的冲击。Google目前正在扩充其机票产品的供应商。
Skift在最近的多次搜索测试发现,现在越来越多的OTA显示在Google Flights搜索结果中。尽管一直都有OTA与Google Flights合作,但近几个月平均增加的OTA数量在增多。
比如,在过去,Google美国用户在Google Flights搜索结果中只能看到唯一的OTA Orbitz。而现在,包括Expedia、Priceline、CheapTickets等竞争对手都能显示在Google Flights搜索结果中。
即时预订计划参与度并不高
OAG发现,大多数旅行者在调查中表示,他们更愿意在Google Flights网页上直接预订航空公司机票。
尽管2013年曾小范围测试过辅助预订或即时预订,Google却一直没有大力推广这种预订方式。Google工程副总裁Oliver Heckmann曾在去年9月表示,只有汉莎、维珍美国和西捷航空参与了Google的即时预订计划。
2015年11月,汉莎在Google上为吸引美国用户做了重点推广,旅行者能够在Google美国的一些搜索结果中看到预订汉莎航空机票的选项,还可以停留在Google页面上完成预订。这一“即时”预订选项被称为“在Google上预订汉莎航空机票”,这种做法也在联合航空等航司得到推广。从那以后,Google相继为加拿大、丹麦、法国、挪威、波兰和瑞典的用户在搜索中提供直接的即时预订服务。
旅游广告营收相当于Priceline和携程
参与Skift研究的编辑和分析师在最近一次研讨中得出的结论是,Google未来几年里不会成为OAG,因为Google本身对交易、分销和客服等环节并不感兴趣。
不过,最主要的原因是,Google不想错失从众多旅游品牌商身上挣巨额营销推广费用的机会。Skift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, Google在2016年靠旅游企业投放广告创造的营收高达122亿美元,其中Priceline、Expedia、TripAdvisor和Airbnb四大旅游巨头贡献62亿美元。而全球三大OTA巨头Priceline、Expedia和携程的2016年营收分别为107亿美元、88亿美元和28亿美元(192亿元)。也就是说,Google在仅仅在旅企投放广告这方面的营收几乎是Priceline和携程的总和。一旦Google成为OTA,与这三大OTA构成竞争关系,不仅作为新入局在各方面会遇到很大的挑战,其广告营收也势必受到很大影响。在这种情况下,成为各大旅游品牌商竞相投入广告的平台不失为明智之举。
如果您需要专业广告服务,请与我们联系。期待与您沟通!